top of page
搜尋

【新聞稿】教育部召開手機管理草案座談會 EdYouth呼籲落實分級管理及申訴機制

  • 6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教育部於昨(1)日假台北舉辦實體行動載具管理草案座談會,並邀請120位學生報名,教育部由資科司長吳穎沺及國教署長彭富源等出席,面對面與學生就草案內容進行交流對話,學生發言主要圍繞在分級、分階管理、學生代表名額、申訴機制與決議不應被校務會議推翻等。


會議中,有學生代表質疑即便原則或草案修訂得較完善,學生仍擔心學校端無法確實落實,希望教育部能加強對各校的監督與查核,確保學校依照原則的精神與範本內容實施。國教署長彭富源則回應,國教署將確認在各縣市政府及國教署都有固定的申訴管道,現有機制將繼續加強和努力。


此外,有多位來自中南部的學生表示,此次座談會僅舉辦在台北、缺乏交通補助、且設有報名人數上限,對於中南部學生的參與並不友善。EdYouth強調,教育部應接續在中南部、東部、離島等地區舉辦實體座談會,廣納不同背景及地區之多元學生意見,凝聚各方共識。對此,教育部資科司司長吳穎沺表示,會將意見帶回去,統整後看時間安排是否可行。


再者,針對草案中第五點第一項部分提及:「高級中等學校到校期間除用於學習活動、個人特殊需求(如:緊急必要聯繫)或經第四點程序討論通過之在校作息時間外,載具應關機,且應由學校以同一方式管理。」之敘述,教育部原意應是保留校園循民主程序討論之空間,惟因敘述以例外方式表列。EdYouth認為,在上路後恐會面臨校方與學生針對條文內容解釋不同,進而引發學生和教師間不必要的衝突。


EdYouth說明,教育部應強化該條「由校方與學生共商管理形式」及「管理時間、空間」的彈性,保障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合理使用的權利,並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行動載具的觀念及數位公民教育,讓學生養成科技自律的觀念。


針對學生懷疑草案中學生代表討論空間恐被壓縮的疑慮,EdYouth則建議,未來除了應在管理委員會上擁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代表出席,教育部亦可思考在決議部分改採共識決。若無法達成共識,得參考勞資協議由四分之三的加重多數決門檻形成決議,更友善的鼓勵校園中校方和學生對於數位載具管理的民主討論,形成對於校園決策機制的相互共識和信任。


另外,會議現場部分學生出現激烈抗議行爲,高雄學生民主聯盟主席萬儀梵表示,學生的反應應來自於對制度及草案積累的不滿與失望,學生的情緒是值得被聆聽的,但也希望這些聲音被看見的同時,能夠聚焦於原本討論的管理政策。她強調,對話需回到制度問題本身,避免因激烈對抗壓縮討論空間。


最後,EdYouth肯定教育部此次條文草案修正方向、並願意聆聽學生意見。EdYouth呼籲,教育部應考量實際執行層面的可行性,令學生意見在校園內不會被忽視。此外,教育部亦須確保不同地區的學生都能有相同參與座談會的權利,避免中南部等地區學生在草案修訂過程中被邊緣化。




————



新聞聯絡人:

洪振翔(EdYouth常務理事,0961-588-472)

蔡其曄(EdYouth理事長,0965-325-535)

 
 

 © 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

立案字號|台內團字第 1120054396 號

​勸募字號|北市社團字第 1133014272 號

統一編號|93163773

通訊地址|(100) 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 2 號 12 樓

電子信箱|info@edyouth.org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RSS
bottom of page